風箏傳統文化講堂
近日,中關村街道總工會聯合亞洲衛星工會委員會為亞衛通職工帶來了精彩的風箏傳統文化講堂,由“曹氏風箏”傳人吳同泰先生主講,從風箏的起源到制作再到其中蘊含的人生智慧,由淺及深的將風箏文化的魅力展現在大家面前。
▎吳先生為大家展示風箏品類
講師簡介
本次講師風箏老藝人吳同泰先生,是“曹氏風箏”第四代傳人之一,他對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大字型“扎燕”風箏文化諳熟于心。吳先生介紹到扎風箏骨架,用不同的比例和弧度,就有不同的年齡和性別區分,所寓意的人物特征也不盡相同。所蘊含的頗多國學文化,都可以在《易經》《老子》《禮記》中找到。
▎吳先生為大家講解風箏起源
風箏制作
在老師聲情并茂的講解之后,大家學習了風箏的系線方法并進行實踐,看似簡單但卻處處講究,使得大家對風箏又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大家互幫互助,最終都系好了自己的風箏線。
結語
全國各地都有著悠久的風箏文化傳承歷史,然而這種傳承正在慢慢衰退。本次活動的宗旨正像吳先生所說的 “ 希望年輕人都能寓教于樂,一邊放風箏還能一邊學習國學精粹。” 玩的是風箏,品的是人生智慧。相信大家都受益匪淺,在知識至上的當今,傳承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